“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春节前夕,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主楼常设的“昆山片玉——中国古代陶瓷陈列”作了调整,一盏“牛形灯”闪耀亮相迎牛年,这是六朝瓷器中的精品,也见证了当时的文化风貌和时尚生活。
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东晋瓯窑青瓷牛形灯 宋立峰摄
现实中的牛多是大块头,但是这盏东晋瓯窑青瓷牛形灯则小巧玲珑。它口径18.9厘米、高13.4厘米,可以轻轻松松地托在成年人的手掌之上。它分为承盘、灯柱和把手三个部分。承盘存贮灯油,灯柱可插灯芯,弧形的把手从灯柱顶端向上昂扬,又稳稳地连结在承盘边缘,使之兼具稳重与轻逸之美。
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东晋瓯窑青瓷牛形灯 宋立峰摄
牛形灯的精彩之处集中在它的灯柱上。主持这个陈列的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蔡乃武指点着说,灯柱顶端塑造了一个牛头,而牛头的两侧又塑造出牛的四肢。牛形灯因此得名。
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东晋瓯窑青瓷牛形灯 宋立峰摄
更有趣的是,从外形上看,这头牛前腿叉腰,后腿好像在站“马步”,颇有气势。蔡乃武说,烧制这件瓷器时,匠师并没有满足于纯功能的设计,而是充分发挥了艺术想象力,使牛和灯融为一体。
这件牛形灯是上世纪50年代出土于浙江温州专区瑞安县(今瑞安市)的一处东晋墓地,是国家一级文物。从汉代到北宋期间,古称东瓯的温州地区瓷业发达,地方特色鲜明,被称作“瓯窑”。蔡乃武说,牛形灯釉色白中泛青,且有细密的冰裂纹,牛的口鼻耳目惟妙惟肖,特别是双眼和口鼻采用了褐色点彩装饰,更是栩栩如生,代表了六朝时期“瓯窑”的最高水平,是浙博馆藏古代瓷器中的精品。
“六朝时期,在今天的浙江境内所烧制的瓷器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仿生瓷的兴盛。”蔡乃武说,当时流行鸡首壶、羊首壶、蛇纹勺、鸟纹盏等动物造型的器具,而且会给狮子、羊等走兽刻上飞羽,这是当时人们崇拜自然,信奉万物有灵理念的具体体现。
“金属器皿易锈,竹木器和漆器会腐,而瓷器即使摔碎,也如同飞机的黑匣子,难受侵蚀,是最易保存的一种文明载体。它承载着古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诸多信息,因此,我们也可以称古代瓷器是前人留下的‘文化芯片’。”蔡乃武说,这件东晋瓯窑青瓷牛形灯是一件孤品,很可能就是当时的士大夫个人定制的产品,也是当时的一件“文化创意产品”——牛长期用于耕作,这个牛形灯把瓷器和农耕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
记者:冯源
来源: 新华社